Vue3.0 在去年 9 月正式发布了,特性看大家都有在热情的及使结拥抱 Vue3.0。今年初新项目也开始使用 Vue3.0 来开发,用经验总这篇文章就是特性在使用后的一个总结, 包含 Vue3 新特性的及使结使用以及一些使用经验分享。 使用 Vue2.x 的用经验总小伙伴都熟悉,Vue2.x 中所有数据都是特性定义在data中,方法定义在methods中的及使结,并且使用this来调用对应的用经验总数据和方法。那 Vue3.x 中就可以不这么玩了,特性 具体怎么玩我们后续再说,及使结 先说一下 Vue2.x 版本这么写有什么缺陷,用经验总所有才会进行升级变更的特性。 上面代码只是实现了对count的加减以及显示倍数, 就需要分别在 data、用经验总methods、computed 中进行操作,当我们增加一个需求,就会出现下图的情况: 当我们业务复杂了就会大量出现上面的情况, 随着复杂度上升,就会出现这样一张图,云服务器 每个颜色的方块表示一个功能: 甚至一个功能还有会依赖其他功能,全搅合在一起。 当这个组件的代码超过几百行时,这时增加或者修改某个需求, 就要在 data、methods、computed 以及 mounted 中反复的跳转,这其中的的痛苦写过的都知道。 那我们就想啊, 如果可以按照逻辑进行分割,将上面这张图变成下边这张图,是不是就清晰很多了呢, 这样的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都更高: 那么 vue2.x 版本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 Mixin, 但是使用 Mixin 也会遇到让人苦恼的问题: 关于上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我就不一一举例了,使用过的小伙伴多多少少都会遇到。文章的重点不是 Mixin, 如果确实想知道的服务器托管就留言啦~ 所以,我们 Vue3.x 就推出了Composition API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,将零散分布的逻辑组合在一起来维护,并且还可以将单独的功能逻辑拆分成单独的文件。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认识Composition API。 setup 是 Vue3.x 新增的一个选项, 他是组件内使用 Composition API的入口。 setup 执行时机 我在学习过程中看到很多文章都说 setup 是在 beforeCreate和created之间, 这个结论是错误的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 于是自己去检验了一下: setup 执行时机是在 beforeCreate 之前执行,详细的可以看后面生命周期讲解。 setup 参数 使用setup时,它接受两个参数: setup 中接受的props是云服务器提供商响应式的, 当传入新的 props 时,会及时被更新。由于是响应式的, 所以不可以使用 ES6 解构,解构会消除它的响应式。错误代码示例, 这段代码会让 props 不再支持响应式: 那在开发中我们想要使用解构,还能保持props的响应式,有没有办法解决呢?大家可以思考一下,在后面toRefs学习的地方为大家解答。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setup接受的第二个参数context,我们前面说了setup中不能访问 Vue2 中最常用的this对象,所以context中就提供了this中最常用的三个属性:attrs、slot 和emit,分别对应 Vue2.x 中的 $attr属性、slot插槽 和$emit发射事件。并且这几个属性都是自动同步最新的值,所以我们每次使用拿到的都是最新值。 在 vue2.x 中, 定义数据都是在data中, 但是 Vue3.x 可以使用reactive和ref来进行数据定义。那么ref和reactive他们有什么区别呢?分别什么时候使用呢?说到这里,我又不得不提一下,看到很多网上不少文章说 (reactive用于处理对象的双向绑定,ref则处理 js 基础类型的双向绑定)。我其实不太赞同这样的说法,这样很容易初学者认为ref就能处理 js 基本类型, 比如ref也是可以定义对象的双向绑定的啊, 上段代码: 我们将obj.count和obj.name绑定到页面上也是可以的;但是reactive函数确实可以代理一个对象, 但是不能代理基本类型,例如字符串、数字、boolean 等。接下来使用代码展示一下ref、reactive的使用: 运行效果: 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绑定到页面是通过user.name,user.age;这样写感觉很繁琐,我们能不能直接将user中的属性解构出来使用呢? 答案是不能直接对user进行结构, 这样会消除它的响应式, 这里就和上面我们说props不能使用 ES6 直接解构就呼应上了。那我们就想使用解构后的数据怎么办,解决办法就是使用toRefs。toRefs 用于将一个 reactive 对象转化为属性全部为 ref 对象的普通对象。具体使用方式如下: 我们可以直接看生命周期图来认识都有哪些生命周期钩子 (图片是根据官网翻译后绘制的):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Vue3.0 新增了setup,这个在前面我们也详细说了, 然后是将 Vue2.x 中的beforeDestroy名称变更成beforeUnmount; destroyed 表更为 unmounted,作者说这么变更纯粹是为了更加语义化,因为一个组件是一个mount和unmount的过程。其他 Vue2 中的生命周期仍然保留。上边生命周期图中并没包含全部的生命周期钩子, 还有其他的几个, 全部生命周期钩子如图所示: 我们可以看到beforeCreate和created被setup替换了(但是 Vue3 中你仍然可以使用, 因为 Vue3 是向下兼容的, 也就是你实际使用的是 vue2 的)。其次,钩子命名都增加了on; Vue3.x 还新增用于调试的钩子函数onRenderTriggered和onRenderTricked 下面我们简单使用几个钩子, 方便大家学习如何使用,Vue3.x 中的钩子是需要从 vue 中导入的: 关于生命周期相关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,下面我们介绍一下 Vue3.x 中watch有什么不同。 watch 函数用来侦听特定的数据源,并在回调函数中执行副作用。默认情况是惰性的,也就是说仅在侦听的源数据变更时才执行回调。 参数说明: 接下来我会分别介绍这个三个参数都是如何使用的, 如果你对 watch 的使用不明白的请往下看: 侦听 reactive 定义的数据 侦听 ref 定义的数据 侦听多个数据 上面两个例子中,我们分别使用了两个 watch, 当我们需要侦听多个数据源时, 可以进行合并, 同时侦听多个数据: 侦听复杂的嵌套对象 我们实际开发中,复杂数据随处可见, 比如: 如果不使用第三个参数deep:true, 是无法监听到数据变化的。前面我们提到,默认情况下,watch 是惰性的, 那什么情况下不是惰性的, 可以立即执行回调函数呢?其实使用也很简单, 给第三个参数中设置immediate: true即可。关于flush配置,还在学习,后期会补充 stop 停止监听 我们在组件中创建的watch监听,会在组件被销毁时自动停止。如果在组件销毁之前我们想要停止掉某个监听, 可以调用watch()函数的返回值,操作如下: 还有一个监听函数watchEffect, 在我看来watch已经能满足监听的需求,为什么还要有watchEffect呢?虽然我没有 get 到它的必要性,但是还是要介绍一下watchEffect,首先看看它的使用和watch究竟有何不同。 执行结果首先打印一次state和year值;然后每隔一秒,打印state和year值。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, 并没有像watch一样需要先传入依赖,watchEffect会自动收集依赖, 只要指定一个回调函数。在组件初始化时, 会先执行一次来收集依赖, 然后当收集到的依赖中数据发生变化时, 就会再次执行回调函数。所以总结对比如下: 上面介绍了 Vue3 Composition API的部分内容, 还有很多非常好用的 API, 建议直接查看官网 composition-api。其实我们也能进行自定义封装。 开篇的时候我们使用 Vue2.x 写了一个实现加减的例子, 这里可以将其封装成一个 hook, 我们约定这些「自定义 Hook」以 use 作为前缀,和普通的函数加以区分。useCount.ts 实现: 接下来看一下在组件中使用useCount这个 hook: 开篇 Vue2.x 实现,分散在data,method,computed等, 如果刚接手项目,实在无法快速将data字段和method关联起来,而 Vue3 的方式可以很明确的看出,将 count 相关的逻辑聚合在一起, 看起来舒服多了, 而且useCount还可以扩展更多的功能。项目开发完之后,后续还会写一篇总结项目中使用到的「自定义 Hooks 的文章」,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开发, 关于Composition API和自定义 Hooks 就介绍到这里,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 vue2.x 与 vue3 响应式对比。 其实在 Vue3.x 还没有发布 bate 的时候, 很火的一个话题就是Vue3.x 将使用 Proxy 取代 Vue2.x 版本的 Object.defineProperty。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为何要将Object.defineProperty换掉呢,咋们可以简单聊一下。我刚上手 Vue2.x 的时候就经常遇到一个问题,数据更新了啊,为何页面不更新呢?什么时候用$set更新,什么时候用$forceUpdate强制更新,你是否也一度陷入困境。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开始接触源码,才知道一切的根源都是 Object.defineProperty。对这块想要深入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看这篇文章 为什么 Vue3.0 不再使用 defineProperty 实现数据监听?要详细解释又是一篇文章,这里就简单对比一下Object.defineProperty 与 Proxy 1. Object.defineProperty只能劫持对象的属性, 而 Proxy 是直接代理对象 由于Object.defineProperty只能劫持对象属性,需要遍历对象的每一个属性,如果属性值也是对象,就需要递归进行深度遍历。但是 Proxy 直接代理对象, 不需要遍历操作 2. Object.defineProperty对新增属性需要手动进行Observe 因为Object.defineProperty劫持的是对象的属性,所以新增属性时,需要重新遍历对象, 对其新增属性再次使用Object.defineProperty进行劫持。也就是 Vue2.x 中给数组和对象新增属性时,需要使用$set才能保证新增的属性也是响应式的, $set内部也是通过调用Object.defineProperty去处理的。 Teleport 是 Vue3.x 新推出的功能, 没听过这个词的小伙伴可能会感到陌生;翻译过来是传送的意思,可能还是觉得不知所以,没事下边我就给大家形象的描述一下。 Teleport 就像是哆啦 A 梦中的「任意门」,任意门的作用就是可以将人瞬间传送到另一个地方。有了这个认识,我们再来看一下为什么需要用到 Teleport 的特性呢,看一个小例子:在子组件Header中使用到Dialog组件,我们实际开发中经常会在类似的情形下使用到 Dialog ,此时Dialog就被渲染到一层层子组件内部,处理嵌套组件的定位、z-index和样式都变得困难。Dialog从用户感知的层面,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组件,从 dom 结构应该完全剥离 Vue 顶层组件挂载的 DOM;同时还可以使用到 Vue 组件内的状态(data或者props)的值。简单来说就是,即希望继续在组件内部使用Dialog, 又希望渲染的 DOM 结构不嵌套在组件的 DOM 中。此时就需要 Teleport 上场,我们可以用<Teleport>包裹Dialog, 此时就建立了一个传送门,可以将Dialog渲染的内容传送到任何指定的地方。接下来就举个小例子,看看 Teleport 的使用方式 我们希望 Dialog 渲染的 dom 和顶层组件是兄弟节点关系, 在index.html文件中定义一个供挂载的元素: 定义一个Dialog组件Dialog.vue, 留意 to 属性, 与上面的id选择器一致: 最后在一个子组件Header.vue中使用Dialog组件, 这里主要演示 Teleport 的使用,不相关的代码就省略了。header组件 Dom 渲染效果如下: 图片.png 可以看到,我们使用 teleport 组件,通过 to 属性,指定该组件渲染的位置与 <div id="app"></div> 同级,也就是在 body 下,但是 Dialog 的状态 dialogVisible 又是完全由内部 Vue 组件控制. Suspense是 Vue3.x 中新增的特性, 那它有什么用呢?别急,我们通过 Vue2.x 中的一些场景来认识它的作用。Vue2.x 中应该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: 在前后端交互获取数据时, 是一个异步过程,一般我们都会提供一个加载中的动画,当数据返回时配合v-if来控制数据显示。如果你使用过vue-async-manager这个插件来完成上面的需求, 你对Suspense可能不会陌生,Vue3.x 感觉就是参考了vue-async-manager. Vue3.x 新出的内置组件Suspense, 它提供两个template slot, 刚开始会渲染一个 fallback 状态下的内容, 直到到达某个条件后才会渲染 default 状态的正式内容, 通过使用Suspense组件进行展示异步渲染就更加的简单。:::warning 如果使用 Suspense, 要返回一个 promise :::Suspense 组件的使用: asyncComponent.vue: 从上面代码来看,Suspense 只是一个带插槽的组件,只是它的插槽指定了default 和 fallback 两种状态。 在 Vue2.x 中, template中只允许有一个根节点: 但是在 Vue3.x 中,你可以直接写多个根节点, 是不是很爽: Vue3.x 在考虑到 tree-shaking的基础上重构了全局和内部 API, 表现结果就是现在的全局 API 需要通过 ES Module的引用方式进行具名引用, 比如在 Vue2.x 中,我们要使用 nextTick: Vue.nextTick() 是一个从 Vue 对象直接暴露出来的全局 API,其实 $nextTick() 只是 Vue.nextTick() 的一个简易包装,只是为了方便而把后者的回调函数的 this 绑定到了当前的实例。虽然我们借助webpack的tree-shaking, 但是不管我们实际上是否使用Vue.nextTick(), 最终都会进入我们的生产代码, 因为 Vue 实例是作为单个对象导出的, 打包器无法坚持出代码总使用了对象的哪些属性。在 Vue3.x 中改写成这样: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, 因为以前的全局 API 现在只能通过具名导入,这一更改会对以下 API 有影响: 出来上面的 API 外, 还有许多内置的组件 以上仅适用于 ES Modules builds,用于支持 tree-shaking 的绑定器——UMD 构建仍然包括所有特性,并暴露 Vue 全局变量上的所有内容 (编译器将生成适当的输出,以使用全局外的 api 而不是导入)。::: 前面都是 Vue3.0 的一些新特性,后面着重介绍一下相对于 Vue2.x 来说, 有什么变更呢? 在 Vue2.x 中, 具名插槽的写法: 在父组件中使用: 如果我们要在 slot 上面绑定数据,可以使用作用域插槽,实现如下: 在 Vue2.x 中具名插槽和作用域插槽分别使用slot和slot-scope来实现, 在 Vue3.0 中将slot和slot-scope进行了合并同意使用。Vue3.0 中v-slot: 首先回顾一下 Vue 2 中实现一个自定义指令: 在 Vue 2 中, 自定义指令通过以下几个可选钩子创建: 在 Vue 3 中对自定义指令的 API 进行了更加语义化的修改, 就如组件生命周期变更一样, 都是为了更好的语义化, 变更如下: 所以在 Vue3 中, 可以这样来自定义指令: 然后可以在模板中任何元素上使用新的 v-focus指令, 如下: 在使用 Vue 3 之前就了解到 v-model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 使用过了之后才真正的 get 到这些变化, 我们先纵观一下发生了哪些变化, 然后再针对的说一下如何使用: 有点懵?别着急,往下看 在 Vue2 中, 在组件上使用 v-model其实就相当于传递了value属性, 并触发了input事件: 这时v-model只能绑定在组件的value属性上,那我们就不开心了, 我们就像给自己的组件用一个别的属性,并且我们不想通过触发input来更新值,在.async出来之前,Vue 2 中这样实现: 修改后, searchInput 组件使用v-model就相当于这样: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,有些场景我们可能需要对一个 prop 进行 “双向绑定”, 这里以最常见的 modal 为例子:modal 挺合适属性双向绑定的,外部可以控制组件的visible显示或者隐藏,组件内部关闭可以控制 visible属性隐藏,同时 visible 属性同步传输到外部。组件内部, 当我们关闭modal时, 在子组件中以 update:PropName 模式触发事件: 然后在父组件中可以监听这个事件进行数据更新: 此时我们也可以使用v-bind.async来简化实现: 上面回顾了 Vue2 中v-model实现以及组件属性的双向绑定,那么在 Vue 3 中应该怎样实现的呢? 在 Vue3 中, 在自定义组件上使用v-model, 相当于传递一个modelValue 属性, 同时触发一个update:modelValue事件: 如果要绑定属性名, 只需要给v-model传递一个参数就行, 同时可以绑定多个v-model: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,这个写法完全没有.async什么事儿了, 所以啊,Vue 3 中又抛弃了.async写法, 统一使用v-model Vue3 中 使用 defineAsyncComponent 定义异步组件,配置选项 component 替换为 loader ,Loader 函数本身不再接收 resolve 和 reject 参数,且必须返回一个 Promise,用法如下: 本文代码已经上传Github https://github.com/SandySY/vue-notes 前言
为什么要升级 Vue3
回顾 Vue2.x 实现加减
<template> <div class="homePage"> <p>count: { { count }}</p> <p>倍数: { { multiple }}</p> <div> <button style="margin-right: 10px" @click="increase">加1</button> <button @click="decrease">减一</button> </div> </div> </template> <script> export default { data() { return { count: 0 }; },及使结 computed: { multiple() { return 2 * this.count; }, }, methods: { increase() { this.count++; }, decrease() { this.count--; }, }, }; </script> Composition API
setup
reactive、ref 与 toRefs
生命周期钩子
watch 与 watchEffect 的用法
自定义 Hooks
简单对比 vue2.x 与 vue3.x 响应式
Teleport
Teleport 是什么呢?
Teleport 的使用
Suspense
片段(Fragment)
更好的 Tree-Shaking
受影响的 API
内置工具
变更
slot 具名插槽语法
自定义指令
v-model 升级
异步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