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隙锁(Gap Lock)是解决解间Innodb在可重复读提交下为了解决幻读问题时引入的锁机制,(下面的重复所有案例没有特意强调都使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)幻读的问题存在是因为新增或者更新操作,这时如果进行范围查询的读详时候(加锁查询),会出现不一致的隙锁问题,这时使用不同的解决解间行锁已经没有办法满足要求,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数据进行加锁,间隙锁就是读详解决这类问题的。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,隙锁数据库是解决解间通过行锁和间隙锁共同组成的(next-key lock),来实现的重复。 加锁规则有以下特性,读详我们会在后面的隙锁案例中逐一解释: 案例数据 以上数据为了解决幻读问题,更新的读详时候不只是对上述的五条数据增加行锁,还对于中间的取值范围增加了6间隙锁,(-∞,5](5,10](10,15](15,20](20,25](25,+supernum] (其中supernum是数据库维护的最大的值。为了保证间隙锁都是左开右闭原则。) 案例一:间隙锁简单案例 当有如下事务A和事务B时,事务A会对数据库表增加(10,15]这个区间锁,这时insert id = 12 的数据的时候就会因为区间锁(10,15]而被锁住无法执行。 案例二: 间隙锁死锁问题 不同于写锁相互之间是互斥的原则,间隙锁之间不是站群服务器互斥的,如果一个事务A获取到了(5,10]之间的间隙锁,另一个事务B也可以获取到(5,10]之间的间隙锁。这时就可能会发生死锁问题,如下案例。 事务A获取到(5,10]之间的间隙锁不允许其他的DDL操作,在事务提交,间隙锁释放之前,事务B也获取到了间隙锁(5,10],这时两个事务就处于死锁状态 案例三: 等值查询—唯一索引 1.加锁的范围是(5,10]的范围锁 2.由于数据是等值查询,并且表中最后数据id = 10 不满足id= 7的查询要求,故id=10 的行级锁退化为间隙锁,(5,10) 3.所以事务B中id=8会被锁住,而id=10的时候不会被锁住 案例四: 等值查询—普通索引 1.加锁的范围是(0,5],(5,10]的范围锁 2.由于c是普通索引,根据原则4,搜索到5后继续向后遍历直到搜索到10才放弃,高防服务器故加锁范围为(5,10] 3.由于查询是等值查询,并且最后一个值不满足查询要求,故间隙锁退化为(5,10) 4.因为加锁是对普通索引c加锁,而且因为索引覆盖,没有对主键进行加锁,所以事务B执行正常 5.因为加锁范围(5,10)故事务C执行阻塞 6.需要注意的是,lock in share mode 因为覆盖索引故没有锁主键索引,如果使用for update 程序会觉得之后会执行更新操作故会将主键索引一同锁住 案例五: 范围查询—唯一索引 next-key lock 增加范围锁(5,10] 根据原则5,唯一索引的范围查询会到第一个不符合的值位置,故增加(10,15] 因为等值查询有id =10 根据原则3间隙锁升级为行锁,故剩余锁[10,15] 因为查询并不是等值查询,故[10,15]不会退化成[10,15) 故事务B(13,13,13)阻塞,事务C阻塞 案例六: 范围查询—普通索引 next-key lock 增加范围锁(5,10],(10,15] 因为c是非唯一索引,故(5,10]不会退化为10 因为查询并不是等值查询,故[10,15]不会退化成[10,15) 所以事务B和事务C全部堵塞 案例七: 普通索引-等值问题 上面的数据增加一行(30,10,30),这样在数据库中存在的c=10的就有两条记录 next-key lock 增加范围锁(5,10],(10,15] 因为是等值查询故退化为(5,10],(10,15),故事务B阻塞,事务C执行成功 加锁的范围如下图 案例八: 普通索引-等值Limit问题 根据上面案例8改造,将delete增加limit操作2的操作 因为知道了数据加锁值加2条,故在加锁(5,10]之后发现已经有两条数据,故后面不在向后匹配加锁。所以事务B执行成功,加锁范围如下 作者:小亮__ 链接: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32904ee07e56 来源:简书